企业信用信息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推进法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4/28  |  来源:  |  专栏:省内动态
 

近年来,律师事务所、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产业蓬勃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法律保障职能作用日益凸显,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之压力的情况下,法律服务产业应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良性发展。

法律服务产业需要在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谋篇布局,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愈来愈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对法治保障需求愈来愈强烈的阶段,人民群众寻求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愈来愈强。目前,法律服务行业自身的模式、组织、服务方式、业态与产品更新,还没有满足商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消费者的更多精细化需求,市场的优质法律服务需求与行业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我们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供足够多、足够好、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和产品,使法律服务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法律服务产业需要在面对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的挑战下突破自我,探索跨界式创新发展。当今经济社会深入发展,同时不确定因素增加,法律服务产业发展的风险与机遇并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途径和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法律服务业作为“精英产业”,必须从法律服务业的理念、人才、业务等全生产要素构成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一系列创造,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提供综合服务、跨国服务的法律服务产业链,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合到其他行业中去,充分激发和释放“精英产业”的张力、活力和影响力。

法律服务产业需要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积极作为,开发定制式的服务路径。一方面要坚持法律服务业的基本社会功能,绝不能打着“改革、发展”的旗号妨碍社会公平正义,也不能过度鼓励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而降低服务质量,放弃法律价值底线,导致法律服务业成为资本竞争的红海。另一方面,要主动谋划、深度参与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用法律的方式推动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方针,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切实履行法律服务业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社会责任。

法律服务产业需要政府从经济维度和营商环境角度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更多激励式的政策供给。法律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律师行业的创收涨势强劲,且法律服务业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法律服务业促进保障营商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因此,各级政府无论是从法治建设的需要,还是从经济维度和营商环境角度,都应以更大格局和眼光布局未来的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利用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法律服务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少、法律服务机构处于政策饥渴期的现状,抢抓战略机遇期,及时制定出台扶持法律服务产业的政策,用足用活政策杠杆,加速争夺法律机构和法律人才,抢占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也将获得强有力支撑。


|2021/04/28